熱痙攣兒童的照護觀念
過去 7 天內上了 5 個急診班,每個班小兒急診室都呈現爆滿的狀態,特別是天氣漸漸回溫後,大量生病的兒童湧進急診,主訴以高燒不退和連續嘔吐居多,發高燒的小孩中不少還合併熱痙攣發作,只要親眼看過孩子眼睛上吊、四肢抽動、口吐白沫、嘴唇泛青等痙攣症狀的家長,沒有不對「熱痙攣」感到焦慮和恐懼,身為小兒急診醫師最常被家長問到關於的熱痙攣的問題有二:
「是不是小孩發燒體溫太高才引發熱痙攣發作?」
「要如何照顧熱痙攣的孩子? 有沒有方法預防熱痙攣發作?」⋯⋯
關於第一個問題,首先要釐清觀念,不是發燒引發熱痙攣,而是有「熱痙攣體質」的兒童才會因為發燒導致痙攣發作,研究已證實遺傳基因才是造成熱痙攣的元凶,發燒只是觸發點。
家中有熱痙攣體質的孩子,家長承受極大的心理壓力,常常會罹患「發燒恐懼症」,只要覺得孩子體溫比較高就不停地量體溫,一發現有輕微發燒立刻給予強力退燒藥,深怕沒有馬上退燒就會害孩子發熱痙攣發作,萬一孩子真的出現熱痙攣,就會十分自責,甚至家人間互相爭執、怪罪,最後演變成家庭糾紛。事實上,積極幫有熱痙攣體質的孩子退燒並不會降低熱痙攣發作的機率,反而可能因服用過多的退燒藥造成肝、腎負擔。
要照顧熱痙攣的兒童,一定要先建立下面三個觀念:
簡言之就是面對熱痙攣沒有事先預防手段,只能避免發作時造成的傷害。「單純熱痙攣」發作並不會傷害兒童的腦部或影響未來的神經學發展,它是無害的。若是複雜型熱痙攣比較麻煩,要請小兒神經科醫師評估。
單純熱痙攣的定義:
當孩子熱痙攣發作時,要立刻做以下處置避免潛在傷害:
有熱痙攣體質的小孩平常沒有發作的時候是「正常人」,可以參與任何該年齡小孩該有的正常活動,並不需要做特別限制,只是身旁一定要有大人觀看,特別是游泳、泡澡等可能發生溺水的活動。
發燒時預先使用抗癲癇藥物的確可以稍微降低熱痙攣發作的機率,但這類藥物都會有副作用,不建議常規使用在單純熱痙攣發作的兒童身上,相較於無害的單純熱痙攣,有副作用的抗癲癇藥物反而更有可能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
最後,希望這篇文章可以減少家長對熱痙攣的恐懼,當孩子熱痙攣發作時,請儘量保持冷靜,因為冷靜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置,也才能真正保護孩子。
PS: 若想了解更多關於熱痙攣的資訊,請參考先前網誌:
同時刊載於Dr. E小兒急診室日誌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 兒童急診科主任 謝宗學醫師】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