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用藥逾6成潛在不當

老人用藥

  台北榮總調查發現,65 歲以上老人平均一年看病將近 30 次,但超過 6 成老人門診處方有「潛在不當用藥」,病患服藥後副作用可能大於好處,恐增加 53% 的住院風險,推估每年多花 135 億元醫療費用。 陳亮恭醫師發表最新調查,經分析 2010 年 11 萬名老人健保資料,發現台灣老人一年平均看病 26.7 次,這 2 年甚至增加至 27, 28 次,遠高於美、加的每年 4, 5次。陳亮恭說,近 4 成老人須服用慢性病藥物,平均服用 4.59 種,其中有 8.39% 長輩使用超過 10 種以上的藥物,數量相當多。 儘管長輩吃了很多藥,但不見得對身體有幫助,因為其中有 61-65% 是「潛在不當用藥」,這個比率遠高於歐美的 20-40%。

  至於什麼是不當用藥,例如部分抗組織胺容易讓老人頭昏跌倒。有些老人家吞嚥困難需要吃藥粉,但醫師卻開立膜衣錠或膠囊,硬是磨碎讓療效打折也易有副作用。 陳亮恭說,研究顯示潛在不當用藥,會提高 53% 住院風險,以國內老人一年共住院 90 多萬次推估,可能增加 22 萬 6182 次住院,多花 135 億元醫療費用。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衛教健康分享網


Copyright © 2025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