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
-
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異物吸入。
-
協助病人有效性咳嗽。
-
避免合併症的發生。
方法
-
正確洗手。
-
將抽吸壓力錶開關打開,調整至適當的壓力(成人 120-150mmHg,嬰幼兒 60-100mmHg)避免壓力過大,造成黏膜損傷。
-
抽痰前需給予 100% 氧氣 1 分鐘以防止低血氧。
-
戴上無菌手套。
-
以無菌技術取出抽痰管並連接至抽痰系統。
-
抽痰順序為:氣管插管或氣切造口à鼻à口。
-
插入深度,口鼻 12-15 公分,抽痰管插入時不能按壓抽痰管控制口(無吸力狀態)以防黏膜受損、缺氧。
-
抽吸時,壓住抽吸口,以輕柔快速直線方式向外進行抽吸。每次抽痰時間不超過 15 秒,兩次抽痰時間需間隔 2-3 分鐘。
-
抽痰時需注意病人膚色,若有發青發紫異常,應立即停止並給予氧氣。
-
抽痰後需再給予 100% 氧氣 1 分鐘以防止低血氧。
-
以清水洗淨抽痰管之管壁防細菌滋生。
-
抽痰後,需觀察病人的呼吸、血壓、心跳等。
-
關掉抽痰壓力表開關。
-
將抽痰管及手套反摺後,丟棄於感染性可燃性垃圾袋。
-
正確洗手。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衛教健康分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