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也無法正常進食,重度失智症面臨的餵食問題

88歲的李奶奶被診斷有失智症至少10年了,她雖然不太認得人了,但從來沒有給別人帶來太大麻煩,只是變得十分沈默,可以整天一句話也不說。最近半年來,李奶奶吃東西的速度愈來愈慢,有時把飯含在嘴裡大半天都不吞下去,就像忘了似的,因此一頓飯吃了一個多鐘頭還吃不完,本來就瘦的身材更是瘦成皮包骨。

 

醫師曾提過失智症患者後期可能需要使用鼻胃管餵食,阿春看到李奶奶這樣,既害怕也可能有著些許不耐煩,頻頻打電話問李奶奶的家人:「阿嬤不吃飯,怎麼辦?要不要帶去醫院插鼻胃管?」

 

餵食困難的現象因失智程度而異

 

失智症是因為大腦神經退化,導致認知功能逐漸喪失,由於不影響心肺腎等重要器官,所以失智症本身的病理變化不會致死,但智力的退化會衍生一堆問題,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心思來照顧。事實上,失智症患者的死亡,大多是感染和進食問題所導致,其中的餵食困難就是令許多照顧者非常頭疼的大難題。

 

失智症患者餵食困難的現象會依失智程度而有不同的表現,早期多半是忘記已經吃過飯,頻頻要求再進食;晚期則可能根本忘了食物是什麼,不知道該怎麼吃飯。餵食問題顯然不可能有什麼太有效的藥物來幫忙,多半只能依賴照顧者各顯神通地對病人連哄帶騙來完成,而後多半因為某次身體的疾病,或許是肺炎也或許是泌尿道感染而入院,住院期間就開始使用鼻胃管了。

 

舒適餵食是管灌餵食之外的選擇

 

其實,管灌餵食(包括鼻胃管和胃造瘻管)已被認為無法降低病人罹患吸入性肺炎的機率,也無法因而得到改善營養狀況或幫助傷口癒合等好處,甚至無助於延長病人的存活時間,並且會增加對病人做身體約束的需要(比較直接的說法,就是綁住病人避免他們自行拔掉管子),還容易忽略幫病人做適當的口腔清潔。相當抽象的一點是,它會讓病人失去僅存的可能與人互動而得到注意的機會。

 

此外,插管的過程及管子的存在,的確會讓病人覺得很不好受,一旦管路滑脫,又可能要勞師動眾地帶到門診或急診重新插管。因此,有愈來愈多對重度失智症患者採用「舒適餵食」的呼籲,希望能提供病人和家屬在管灌餵食之外的另一種選擇。

 

舒適餵食的食物料理與技巧

 

「舒適餵食」該怎麼做呢?在食物方面,要調整食物的質地,以軟質為主,例如粥、蒸蛋、布丁、豆花或優格等;為了增加蛋白質和熱量的攝取,要設法改善食物的風味,包括以肉汁、甜食或辛辣口感等來刺激味覺,只要病人肯吃,此時不需要太斤斤計較糖或鹽的份量;盡量維持用餐環境的安靜和舒適,避免讓病人分心;進食時要讓病人保持上半身直立的姿勢,以減少吞嚥時嗆到的風險。

 

在餵食過程中,每口份量不要超過一小湯匙,配合照顧者的口頭提醒和肢體示範,或者採取所謂的「手口反射」(將食物放在病人手中,然後扶著病人的手,把食物送到病人嘴邊,基於原始反射,他們會自然而然的把嘴張開而達到餵食目的),幫助病人攝取足夠的營養。

 

整個餵食過程,由於照顧者完全專注在病人身上,自然可以給予適當的回應,滿足病人的情感需求。照顧者要有耐心,可延長病人吃飯的時間,也許會花費1個小時以上,以及不強迫每次餵食的份量,允許病人想進食時就取食等等。

 

推動舒適餵食有實際上的困難

 

看到這裡,大家應該就可以理解推動「舒適餵食」的困難點了,這顯然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並且必然相當沒有效率,可能忙了半天,病人的水分不足、電解質異常等問題還是沒有改善,體重還是愈來愈輕,白蛋白測起來還是明顯不足。這些現象不但會延長在急性病房住院的時間,還會增加選擇安養機構的困難。

 

對家屬而言,想到患者可能處於「挨餓」狀態,必然會萬分不捨;對醫療人員而言,救命是天職,豈有不傾盡全力治療的道理,更何況病人住院中若不慎嗆到,還有責任歸屬的問題。若要回頭問病人的意願?就已經失智了,當然不可能為自己做出任何有效的判斷和決定。

 

重度失智症患者的餵食,究竟應該堅守「舒適餵食」或使用「管灌餵食」,一旦使用,是暫時或永久?這些問題其實因人而異,沒有標準答案。大家若能增加對失智症的認識,有了對失智症的正確了解,才可能去思索每一步處置的得失。

 

再者,社會必須重視這個議題,讓各個領域的人士從切身經驗或不同角度,包括倫理、宗教或人生觀等,展開深度對話和相關論述,而後才有可能逐步得到共識。藉由上述認識和討論的過程,可以辨明個人對失智症所決定採取的態度,而對此帶來的其他問題也能有一致的應對策略。

 

提早考慮生命末期可能遭遇的問題

 

目前政府極力推廣「醫病共享決策」,希望能更尊重病人及其家屬的主觀意願和價值選擇,將過去醫療行為完全由醫療人員主導的模式,轉變為由病人、家屬和醫護專家共同決定。在這個新模式之下,醫療人員當然負有教育病人和家屬的責任,也必須全力支持共同的決定,但最重要的還是病人和家屬的積極參與做出選擇。

 

政府已通過「病人自主權利法」,末期失智症患者可以拒絕人工流體餵養,誠然社會上對此仍有諸多爭論,特別是關於「末期」的認定方式,但無論如何,「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每個人都可以在仍然健康的時候,為自己生命末期所可能遭遇的問題作決定,這也算是對自己人生負責任的表現吧!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神經部主治醫師 林馥郁】

資料來源:中國醫訊

(文章整理/中亞健康網 編輯部)


Copyright © 2024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