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使用灌食的病人與家屬能清楚了解正確的管灌方法,進而達到均衡、足夠的營養需求。
適用對象
-
插鼻胃管或鼻腸管灌食的病人。
-
使用胃造口或腸造口灌食的病人。
沖泡方法
-
先將手及灌食器沖洗乾淨。
-
取營養師建議的配方量,加入少許溫開水攪勻後,再加水調至營養師建議的容量;若使用醫院提供調配好的液態配方則可直接灌食。
注意事項
-
灌食過程中,頭部須抬高 30~45度。
-
灌食營養成份高,應於 30 分鐘內灌食,以免細菌繁殖太多。
-
依照杯子上的標示時間灌食。
-
調配好的配方不須加溫,以免破壞營養素。
-
未開封配方不須放置冰箱冷藏;而已開封的配方應加蓋放冰箱冷藏,註明時間,並於 24 小時內使用完畢。
-
每日做口腔護理及使用棉籤清理鼻孔。
-
灌食前後一小時內避免激烈活動,如:抽痰、拍背、翻身等。
採連續式灌食時:
-
每次倒入灌食袋的配方量勿超過 4小時。
-
每次必須讓灌食袋內原有配方灌完後,用冷開水沖洗後才可再倒入新配方。
-
減少打開灌食袋頻率、次數,以免污染。
-
配方供應量每次宜小於 4小時且維持 25℃ 室溫存放,避免光線直接照射造成營養品變質。
-
建議至少每週更換新灌食袋,以減少因清洗不當引起的感染。
-
若需重複使用灌食袋,應用冷開水沖洗整個灌食袋,直到目視無雜物為止。
採空針灌食時
-
灌食時請勿用空針加力推送。
-
每次灌食前請先反抽,若反抽量大於上次灌入量的一半以上,宜延後1 小時再觀察其情形。
-
灌食、灌藥前後皆須用 20~50 c.c 的溫開水沖洗管子,以免細菌滋生或阻塞。灌食過程中,病人如有噁心、嘔吐、腹瀉等現象,請立即停止灌食,並請教營養師。
便祕處理
-
如不需限水,可依病人情況適度增加水分的補充。
-
可使用含纖維配方。
腹瀉處理
-
使用軟便劑者,可與醫師討論修正相關藥物的使用。
-
如因腸道細菌過度滋生造成的,可考慮給含有益菌或益菌生的配方。
-
患者若水瀉,其一可能為灌食配方滲透壓太高之故;若出現此種情形,應避免使用濃縮配方,以改善腹瀉。
-
若腸道蠕動過速,可給予低渣配方,避免過度刺激腸胃道。
-
水瀉或糞便不成形者,可使用含水溶性纖維的配方。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衛教健康分享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