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大部分的人都可能有過像樣的經驗,如「見過多次面還忘記對方姓名」,「忘了上一分鐘才說過的話」,「忘了帶手機或錢包出門」…等種種經驗,有些人甚至苦惱不已因而上門診求助。 然而所有記憶力減弱都需要治療嗎?其實不然,記憶力的減弱可能有很多原因,譬如睡眠不足、營養不良、焦慮等良性因素,可透過生活習慣獲得改善。另外,正常的老化現象,也是常見的原因之一。
真正需要注意的記憶力減退有以下特徵:
突發性或急劇性記憶力減退、失去原本日常生活的功能、伴隨有神經學症狀。
記憶力減弱的症狀
-
忘東忘西,經提醒後也無法想起
-
忘記剛剛才講過的話
-
常常找不到東西
-
記不住人名
影響記憶力的因素
-
不專心或心不在焉,或受外界的干擾,分散了注意力。
-
過度疲倦,不能集中精神去接收資料。
-
缺乏運用及練習的機會。
-
心理壓力與情緒問題(如抑鬱、焦慮等)。
-
缺乏自信心,例如覺得自己蠢、無學識,和對新事物有所恐懼,因而過分消極。
影響記憶力常見的原因/疾病
-
失智症(阿茲海默病、血管性失智症、帕金森氏症導致之失智症)
-
憂鬱症
-
藥物,如安眠藥使用
-
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障礙
-
營養不良(如貧血、缺乏維生素B12)
-
酒精濫用
-
頭部外傷
-
腦部感染
-
腦瘤
臨床上相關的檢查
-
血液生化檢驗(維他命 B12 或甲狀腺素檢查)
-
腦部血管攝影
-
認知測試(簡易智能量表MMSE)
-
腦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
-
腦波檢查
-
腰椎穿刺
增強記憶方法
-
加強接收:避免一心多用,減少外界的干擾。
-
簡化資料及分開步驟學習和記憶:如每次只學習太極拳的其中一招。
-
聯繫資料:將新資料和舊知識聯繫,亦可把事物影像化並加上聯想,如將影像漫畫化或誇張化以加強記憶。例如煲水時,想像大象跳進泳池引致「水花四濺、隆然巨響!」,去提醒自己「煲乾水」及「滾瀉水」的嚴重後果。
-
記數字:將連串數字分組,會更容易接收,如電話號碼2121 8080。
-
歸納分類:把事物分門別類,將相似或相同的東西歸納在同一組,例如把想購買的食物分類記憶。
-
總結內容:深入理解資料,找出其中最為重要的項目,避免一些瑣碎和無關重要的資料。
-
重複或多次練習及應用。
-
培養觀察力:多留心周圍的事物,將有用的資料(如別人的樣貌特徵),特別記下。
-
保持感官敏銳:如發現視覺或聽覺有衰退的跡象,應及早診治,需要時配戴合適的眼鏡或助聽器。
-
糾正有關記憶的消極和悲觀想法,運用正面的思想及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提高自信心。
-
善用輔助工具:例如工作清單、時間表、錄音機、電子儀器如服藥鬧鐘、大日曆、或不同顏色的標籤、圖畫代替文字等等。 假若懂得運用適當的技巧,維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有助保持良好的記憶力。但如發覺記憶力急劇衰退,影響日常生活,甚至家居安全,就應盡早求醫診治。
參考資料:
-
長者健康服務
-
Mental Health and Aging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家庭醫學科 趙敏君醫師 校閱/陳彥廷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