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雀姨靜靜地坐在房間裡的竹椅、看著照片發呆,自從老伴五年前走了之後,她就一直跟大兒子一家人一起住,雖然衣食無虞,但是糖尿病跟高血壓這兩個老毛病還是常常讓她覺得渾身不痛快,最近這半年,更是常常覺得好累、動不動就想睡覺,現在連爬個樓梯的力氣也越來越沒有了,哎,真不知道自己的身體到底出了什麼問題,還是只是老了呢…
一、 衰弱症的簡介
-
什麼是衰弱症?
衰弱症是一種以生理功能喪失為表現的一種症候群,伴隨一系列臨床表現包括:
-
活動力降低
-
體重減輕
-
疲倦
-
食慾降低
-
肌肉耗損
-
骨質流失
-
步態與平衡功能異常
-
衰弱症的影響
由於生理儲備能力下降以及容易受傷害,所以衰弱老人在有壓力時常無法維持生理恆定,因而容易發生跌倒、骨折、依賴、失能、入住機構與死亡等不良預後,同時,發生血管疾病、高血壓、癌症的風險也較高。
二、 誰會容易得到衰弱症?
-
危險因子
-
女性
-
低教育程度
-
低收入
-
咀嚼吞嚥困難
-
慢性疾病
-
失能
-
低體重
-
肥胖
-
吸菸
-
喝酒
-
缺少信仰
-
社會疏離
-
未婚者
-
相關疾病
-
心臟血管疾病
-
肺部疾病
-
關節炎
-
中風
-
糖尿病
-
認知障礙
-
失智症
-
失禁
-
憂鬱症
三、 如何診斷衰弱症
-
五個問題進行篩檢,包含
-
「去年一年,在未曾刻意減重下,體重減輕3公斤或5%以上」
-
「在上一個禮拜覺得做每件事都很吃力」
-
「走動狀態不穩健」
-
「走200至300公尺有困難」
-
「連續站立半小時有困難」
-
符合三題(含)以上定義為衰弱,符合一或二題定義為衰弱傾向,完全不符合者則為不衰弱
四、 衰弱症的評估
-
老人周全性評估(comprehensive geriatric assessment):針對老人生理、心理、社會及功能等面向做整體性的評估,並給予一個周全性的照護計畫,可以減少功能衰退、入住機構、住院及死亡的風險。
-
處理上應注意,在將衰弱歸因於退化之前,要先針對潛在可治療的次發病因作評估處理,如:
-
鬱血性心臟病
-
甲狀腺機能低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糖尿病
-
憂鬱症
五、 衰弱症的治療
-
運動:適度運動有助於老年族群平穩步態、減少跌倒造成失能、增進骨質密度與體適能。
-
補充療法:包含睪固酮、生長激素、生長激素釋放因子、DHEA-S與維他命D有其潛在效益
-
其他考量:處理衰弱常合併的跌倒、體重減輕、虛弱、憂鬱、疼痛、慢性疾病等也相當重要,但需視情形做適度調整。
六、 注意事項
衰弱對於老年族群的生理、心理、社會及功能各方面都有著重大的衝擊,若遭遇體重減輕、日常生活功能與調適能力變差的老人,應考量衰弱的可能性,同時求助老年周全性評估來加以處理,才能給予老年族群全方位的照護。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老年醫學科 林志學醫師 校閱/林正介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