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早產早期破水

早產早期破水

阿惠被救護車送進了本院人聲鼎沸的產房來,她一邊啜泣一邊抓著旁邊的護理師,著急地問著她現在的狀況。

阿惠是40歲的高齡產婦,花了幾年的時間接受不孕症治療,好不容易終於傳出了好消息,她一舉懷了雙胞胎,阿惠和家裡的人無不歡欣雀躍,滿心期待兩個寶寶的到來。那天她一如往常,早起伸了個懶腰,卻發現有一股熱意從陰道湧出來,一瞬間,褲底全濕了。阿惠很清楚,那不是尿失禁,是破水了!該怎麼辦?

早期破水指的是在產痛之前羊膜破裂,導致羊水流出的現象,而早產早期破水指的是在足月之前,也就是在懷孕37週之前破水。

關於羊水

還記得剛懷孕時,超音波上那個子宮裡的黑色小泡泡嗎?那就是妊娠囊。在那個小小的妊娠囊裡,慢慢地長出了一個像豆子一般的小白點,那就是小寶寶。接著,在那個白色的小豆子身上出現了一個閃動的律動,是的,那就是撲通撲通的心跳啦!

從懷孕開始,妊娠囊裡的羊膜開始會分泌出液體,在懷孕的早期,羊水就是由這些液體組成,它就是超音波底下黑色的小泡泡,它可以保護裡頭的小寶寶,羊水就像是寶寶的安全氣囊一樣,它減少了衝撞、震盪。羊水裡還富含了一些成分可以刺激寶寶的肺部成熟。

直到懷孕20週左右,羊水的來源主要來自胎兒的尿液。這時候的羊水除了提供緩衝的功能之外,羊水量的多寡也代表了寶寶的腎臟功能是否健全,也暗示了胎盤的功能是否正常。

症狀

最典型的破水症狀就是陰道流出大量的清澈液體。一旦破水後,媽媽會覺得羊水持續地流出來,起身或移動的瞬間流出的更多。比較敏感的媽媽甚至會覺得肚子忽然變小了。隨著破水,產痛和陰道出血可能會伴隨而來。如果媽媽有疑似破水的症狀出現,建議到醫院做進一步的確認。

原因

在足月的媽媽身上,羊膜隨著週數變得薄弱,加上子宮收縮的剪力就會導致羊膜破裂。但是在早產的媽媽身上,羊膜破裂可能代表著是有某種病理上的因素造成的。例如子宮內感染就被證實與早產早期破水有關,特別是發生在週數較小的早產早期破水。可能造成破水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很多時候卻找不到一個明確的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破水了。

危險因子

  • 過去曾有過早產早期破水,會增加下一胎再次發生早產早期破水或早產的風險。
  • 子宮頸長度較短
  • 第二或第三孕期出血
  • 體重較輕的產婦
  • 社經地位較低
  • 抽菸
  • 使用非法藥物
檢查

對於疑似破水的孕婦,醫師會使用鴨嘴及內診檢查子宮頸的狀況,標準診斷破水的方法就是在鴨嘴檢查下直接看到羊水從子宮頸口流出,其他輔助的診斷工具包括石蕊試紙及羊水試紙等。

對於早產早期破水的治療取決於胎兒的週數、是否有感染、是否有胎盤早期剝離或不穩定胎兒狀態的狀況。因此,對於早產早期破水的產婦,我們需要抽血評估是否有感染的情形,甚至需要進行血液或分泌物的細菌培養,更要監測胎兒的心律及母親的宮縮狀況。

併發症

  • 子宮內感染

足月的媽媽如果發生早期破水,通常會引發產痛,有一半的孕婦會在破水後5小時內生產,95%的孕婦會在破水後28小時內生產。早期破水的併發症最常見的就是子宮內的感染,通常這跟破水的時間長短有關,破水時間越長會增加子宮內感染的風險。

未足月的媽媽如果發生早產早期破水,不論後續是否有接受處置,通常超過一半的孕婦會在一個禮拜內生產。出現早產早期破水的孕婦中,大概有15~25%的孕婦有明顯的子宮內感染的現象,在生產後有15~20%的產婦有產後感染的問題。週數如果越小,感染的比例就較高。

  • 胎盤早期剝離
在早產早期破水的孕婦發生胎盤早期剝離的可能性為2~5%。
  • 早產
而在寶寶方面,早產早期破水影響最嚴重的就是早產相關的併發症,例如呼吸窘迫是最常見的早產併發症,其他的早產併發症包括敗血症、腦室內出血、壞死性腸炎。隨著寶寶的週數越大,這些併發症發生的機會也會降低。媽媽若有子宮內感染的現象,會增加寶寶神經發展異常的風險,越小週數的胎兒越會增加新生兒大腦白質損傷的風險
  • 臍帶脫垂
破水後,會有臍帶脫垂的風險。早產早期破水若發生臍帶脫垂及感染,會造成1~2%的胎兒死亡。

處置

對於早產早期破水的治療取決於胎兒的週數、是否有感染、是否有胎盤早期剝離或不穩定胎兒狀態的狀況。若有感染、胎盤早期剝離或不穩定胎兒狀態時,不論懷孕的週數都應該儘快生下寶寶。
  • 24週之前破水
如果在胎兒可存活之前就發生早產早期破水,其中40~50%的媽媽會在破水一週內生產,大約70~80%會在破水2~5週內生產。

在24週前破水的寶寶,大約10~20%會有肺部發育不良的問題,肺部發育不良會有很高的致死率,寶寶週數小以及羊水過少都會導致肺部發育不良。但是懷孕週數過了23~24週後,肺泡開始慢慢發育,因此肺部發育不良造成的致死比例也隨著周數上昇而下降。

羊水過少除了可能造成肺部發育不良以外,還可能會導致胎兒的臉部外觀異常和肢體攣縮。在醫學上我們稱為「波特臉」,也就是寶寶的外觀因為羊水不足而出現臉部異常特徵(包括低位耳、眼內眥贅皮、小下巴、塌鼻)。而肢體攣縮是由於羊水量少,胎兒姿勢受限於空間,因此肢體發育異常,但大多在出生後慢慢會恢復,或經過物理治療都可改善。

因為胎兒在24週之前的存活率很低,加上寶寶可能面對的併發症,媽媽也可能因為破水面臨感染的風險,因此若在24週之前破水,不建議安胎,孕婦可以選擇繼續觀察或者中止妊娠。
  • 24~34週
如果媽媽在24~34週期間發生破水,建議安胎,給予的處置及藥物包括
  1. 類固醇,可以促進胎兒的肺部成熟,減少呼吸窘迫,降低胎兒死亡率,減少腦部出血,也可以減少壞死性腸炎的機會。
  2. 給予抗生素預防乙型鏈球菌感染,給予抗生素也會延長懷孕的時間,降低媽媽和寶寶的感染風險。
  3. 若是不足32週的胎兒可以給予硫酸鎂保護胎兒神經系統。
  • 34週之後
建議生產,催生可減少子宮內感染的機會。若有乙型鏈球菌檢測陽性則需使用抗生素預防感染。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婦產部 陳怡燕醫師】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