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關節炎治療免扎針

一名50歲的男性水電工吳先生,多年前因手部關節腫痛就醫,原以為是工作引起的筋骨痠痛,吃一般消炎止痛藥卻無效,關節腫脹到連賴以維生的吃飯工具─鐵鎚都無法拿起,工作差點不保,後來確診,竟是較少發生在男性身上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後續使用生物製劑治療,雖可幫助控制病情,但他從小就懼怕打針,每次只要看到針頭就「皮皮剉」,所幸,醫師評估改用小分子口服藥,讓他不再「聞針色變」,如今早晚輕鬆吃藥即能控制病情,讓他每天上工、打拚都有好心情。
類風濕性關節炎少見於男性 延誤就醫恐使關節遭破壞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關節慢性發炎的自體免疫疾病,最常侵犯四肢關節,導致關節慢性發炎,甚至會攻擊眼睛、肋膜與血管。根據國內流行病學調查指出,台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率約0.4%,全台約有6萬人罹病1,男女比例約1:3,且任何年紀都可能發病,但門診一般以30歲到50歲的中年女性居大宗。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黃春明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較常於女性身上發生,像吳先生這樣的男性患者較少,也較容易延誤就醫,患者若無及早確診、接受適當治療,這種發炎反應容易侵犯整個關節,破壞軟骨及骨骼,造成關節腔狹窄變形、僵直無法活動。一旦關節被破壞之後,即使用藥也無法恢復,恐對生活造成諸多影響。
早期診斷、及早治療最重要 治療多元應與醫師充分溝通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若能早期診斷、積極治療,可預防關節腫脹破壞,大幅降低關節變形所造成日常生活的種種困擾。黃春明主任指出,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用藥選擇相當多元,臨床上常用的藥物可分5大類,包括:類固醇、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SAIDs)、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DMARDs)、生物製劑(Biological Agents)、口服小分子藥物(Small Molecule Drugs),各種藥物都有優缺點,民眾可跟醫師溝通,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用藥方式、控制病情。
黃春明主任說,吳先生一開始也用消炎止痛藥但效果不佳,改用疾病修飾抗風濕藥物1年多,關節仍嚴重腫痛,後續抽血檢測體內的發炎指數;以及評估DAS28疾病活動度,獲得健保給付使用生物製劑。十分害怕打針的他,對治療十分抗拒,只是為了維持生計,只好在工作前壓抑內心對針頭的恐懼,硬著頭皮注射。去年國內引進小分子口服藥,讓吳先生多了其他用藥選擇,他現在早晚一顆藥,搭配止痛藥,發炎指數控制得相當好, 生活也不再煩惱!
小分子口服藥 讓怕打針的他快樂上工!
水電工吳先生50歲時因手部關節腫痛到診所就醫,使用一般消炎止痛藥,但症狀未改善,診所醫師認為病情不單純,建議他到大醫院做進一步檢查,才證實是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當關節腫痛發作時,吳先生只能看著鐵槌發愁,身為家中經濟支柱,多想忍痛、咬牙上工,但關節腫痛厲害,不得不停工,且工作不穩定,家庭經濟也因此發生困難,雖然後續使用生物製劑,幫助控制病症,但怕打針的他,每次注射總是十分抗拒,所幸醫師評估、採用合適治療方式,現在,他能便利服藥、上工,心情也跟著大好!不禁愉快地說:「原來類風濕性關節炎就像慢性病一樣,吃藥就能控制,感謝醫師讓我重拾工作與生活!」。 
類風濕性關節炎應積極治療 減少心血管疾病、骨鬆風險
黃春明主任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如果不好好積極治療,除了可能導致關節腔狹窄、變形,還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症風險,患者發生心肌梗塞及中風機率是一般人2倍2;一旦罹病病史超過10年,相較正常民眾,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發生心肌梗塞的風險更提高到3倍2,建議病患與醫師討論,選擇合適藥物,才能避免其他共病風險,享受生活!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內科副教授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風濕免疫科 陳俊宏醫師】
 

Copyright © 2024 中亞健康網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