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不癒有救了!
字體:

中西醫聯手對付乾燥症

摘要重點整理:

乾燥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風濕免疫疾病,常影響淚腺和唾液腺的功能。患者常覺得眼睛乾澀、發紅、有異物感或灼熱感、視力模糊或容易疲勞;也常因口乾造成難以吞嚥乾食,甚至味覺改變,容易蛀牙。要診斷乾燥症,需做淚腺試紙測驗、唾液腺核子掃描、唾液腺分泌測試及抽血檢測自體抗體,及唾液腺切片等檢查。西醫治療乾燥症,有使用類固醇及免疫抑制劑,還有刺激唾液腺分泌藥物(膽鹼類的副交感神經促進劑,如:pilocarpine)等。

中醫論燥證,滋潤生津有門道

從中醫觀點來看,乾燥症是屬於「燥」證的一種 最常見的證型有:

  1. 陰虛內燥:偶有手足心熱,兩顴潮紅,盜汗等。舌質偏紅少苔,舌面唾液減少,脈細數。
  2. 血虛生燥:面色蒼白,常感頭暈,皮膚乾燥,四肢發麻。女性患者常月經週期延後,月經量少色淡紅,舌質偏淡少苔,脈細數。
  3. 氣滯血瘀:面色晦暗,皮膚有紫紅色斑疹,關節或肢體有麻木疼痛或刺痛感。舌質淡紅有瘀斑或瘀點,脈細澀。

治療方面,選用滋潤生津的中藥,如生地黃、麥門冬等,佐以滋陰、益氣養陰、養血、清燥潤肺或活血通絡等方藥。

乾燥症

避免乾巴巴,秋冬更要多保養

乾燥症在秋冬天氣乾燥時容易加重,應加強保養。

  1. 注意水分的補給與充足的睡眠
  2. 適當的禦寒保暖及防護(如:騎車時戴護目鏡)
  3. 避免油炸物、辣椒、胡椒、沙茶等辛辣厚味的食物
  4. 冬令進補的食材中,避免放入過多的老薑、米酒和溫補藥材,容易虛火旺盛,使津液消耗過多。
  5. 白(黑)木耳、山藥、秋葵、海參等,有滋陰作用,能夠滋潤人體黏膜,可適度增加攝取。
  6. 選用一些平和而具有滋養功效的中藥,如麥門冬、生地黃、枸杞、百合等,作為日常保養之用。

乾燥症患者經由西醫的早期診斷,生活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及遵從醫囑充分配合治療,日子就會滋潤多了,不再過得「乾巴巴」。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西醫結合科 林聖興醫師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