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不癒有救了!
字體:

腳踝扭傷的治療與保健

踝關節與膝關節是最容易發生運動傷害的部位,尤其是打籃球,發生踝關節扭傷的頻率最高,所占比例也最大。許多文獻發現,當踝關節扭傷時,肌力會減弱且易再度扭傷,形成慢性不穩定的情況。當踝關節韌帶受傷,不僅關節的穩定性變差,位於韌帶或關節囊中的本體感覺受器也會受損,因而影響神經肌肉控制系統對肌肉協調性的控制,連帶讓關節發生功能性的不穩定,關節及附近軟組織容易產生二度或重複性的傷害,形成惡性循環。若扭傷時沒有適當處理,很可能造成踝關節癒後不穩定的現象,進而形成永久慢性疼痛,且易發生重複性傷害。

一、腳踝外側韌帶最容易扭傷

腳踝的承載面積雖不若膝關節或髂關節那麼大,但同樣需要負擔人體重量。腳踝扭傷雖然常見,幸好大部分的傷害若能在急性期得到適當處理,皆能在休息一段時間後,恢復到受傷前的運動功能。 踝關節的內側與外側都有韌帶包覆連結,以維持穩定,內側由三角韌帶構成,形成比較粗厚的韌帶;外側則由3條韌帶構成,分別是前距腓骨韌帶、跟腓骨韌帶與後距腓骨韌帶。

腳踝扭傷 

右足踝外側韌帶

相對於內側韌帶來說,外側韌帶沒有那麼強壯,所以當腳掌向下而踝內翻,就容易傷到踝外側韌帶,造成韌帶的拉扯斷裂。依受傷的難易程度區分,以前距腓韌帶最常受到傷害,其次是跟腓骨韌帶,後距腓骨韌帶則很少因為單純的腳踝扭到而受傷斷裂,除非是受傷嚴重到達踝脫臼的程度。 踝外側韌帶扭傷的分級,可依前拉測試與內翻測試分成3級:

  • 第1級:扭傷為前拉及內翻測試均穩定,表示只有前距腓韌帶損傷。
  • 第2級:扭傷為前拉測試不穩定,而內翻測試穩定,表示前距腓韌帶斷裂。
  • 第3級:扭傷為前拉及內翻測試均不穩定,表示前距腓韌帶完全斷裂且合併跟腓骨韌帶受傷。
 前拉測試腳踝扭傷 前拉測試  內翻測試腳踝扭傷 內翻測試

二、須切實遵循「PRICE」5步驟

腳踝扭傷在急性期的治療,如果沒有合併外露傷口,應先採取保守療法。最重要的是「PRICE」5步驟,詳述如下:

  • P(Protection,保護) 受傷的肢體以支架或充氣式護套、石膏包紮保護,以免再受到碰撞,且暫時不宜踏地負重,可持柺杖幫助行走。
  • R (Rest,休息) 受傷的踝關節需要充分休息,這時運動員應下場,不可忍痛繼續比賽。
  • I(Ice,冰敷) 在踝關節受傷後48小時內,冰敷患部,每次冰敷時間約20分鐘,每次間隔3小時。冰敷可使血管收縮,減少踝關節的腫脹疼痛,復原時間也可縮短。
  • C(Compression,彈繃壓迫) 受傷的踝關節以繃帶包紮,以減少出血腫脹,但須注意包紮的力道與鬆緊程度,絕對不可因包紮過緊而影響到下肢的循環。
  • E (Elevation,患部抬高) 受傷的肢體應抬高,抬高至心臟部位以上,減少血液循環至受傷處,可改善足踝腫脹的程度。

三、西醫治腳踝扭傷

  • 第1度 踝外側韌帶扭傷
    • 前24小時:冰敷、休息、抬高
    • 第2天:無繼續出血腫脹→熱敷+輕度踝關節活動,每次約20分鐘.,每天1-2次。包紮+腳抬高。
  • 第2度 韌帶扭傷
    • 護木或塑膠支架固定腳踝成90度姿勢。
    • 第3-4天:此時腫脹達到最高峰,不會再擴大,冰敷才可停止,改在溫水裡運動,每天2-3次,直到腫痛消失。
    • 使用保護器材來限制踝關節的活動。
    • 用拐杖助行,常需6-12週才會痊癒
  • 第3度 韌帶扭傷
    • 方法一 不開刀。將石膏固定時間延長到6週,拿掉石膏後續用保護器材6週,共計12週。經過一段時間的物理治療,可改善關節活動度及加強肌力,大約在受傷後3-6個月之間,能完全恢復到受傷前的最大強度。缺點:再受傷率高達20-40%。
    • 方法二 開刀。因能使受傷的韌帶準確接合,可恢復最大強度及最高的關節穩定性。
  • 反覆性扭傷 同一踝關節反覆扭傷幾次,形成慢性的關節不穩定現象。
    • 處理方式:首先確定不穩定程度。
    • 若症狀輕微:將鞋跟的外側鞋底墊高半公分。
    • 若症狀嚴重:此時只有開刀一途,但效果會比急性期就開刀來得差。最好的辦法是預防,也就是正確處理第1次的踝關節急性扭傷。

四、中醫治腳踝扭傷

  • 治則 活血化瘀、行氣通絡、消腫止痛。急性期宜活血化瘀,消腫止痛;慢性期宜理筋通絡,滑利關節。
  • 主要手法 對於新的踝關節扭傷,宜按揉與推小腿肌肉緊繃處,以及拔伸踝關節(力道輕微)。 搖法:踝關節。擦法:足背。
  • 針刺穴道 陽陵泉、陰陵泉、足三里、丘墟、承山、解谿等穴,並照射紅外線。起針後以手法按揉及推小腿肌肉緊繃處、擦足背。米字手法治療(力道加重)。外敷如意金黃散。
  • 米字手法 多種手法的共同組合應用,包括關節屈伸法、旋轉搖晃法、拔伸牽引法,是治療急慢性踝關節損傷應施行的手法。以綁鞋帶處的「解谿穴」為手法施力的中點,作足背彎、足底彎、內翻、外翻、旋轉及牽引等6個動作,便能確切掌握踝關節損傷的檢查與治療,也能避免產生踝關節僵硬及活動受限等後遺症。)

五、詳解中醫治療手法

(一)關節屈伸法

針對有關節伸展、屈曲等功能障礙,使關節被動的屈伸。

  • 動作要領 一手握患肢遠端,一手固定關節部,緩慢、均勻、持續有力的做被動屈伸動作。屈伸關節時應稍微結合拔伸或按壓力。用力要恰到好處,剛柔相濟。
  • 功能主治 對筋絡攣縮、韌帶及肌腱黏連、關節強直,均有舒筋活絡、鬆解黏連的作用。

踝關節屈伸法分解步驟:

1.一手托其踝部,另一手握其足背部,做踝關節屈伸活動。

背屈

  • 背屈

蹠屈(背伸)

  • 蹠屈(背伸)

2.踝關節內翻與外翻

踝關節內翻

  • 踝關節內翻

踝關節外翻

  • 踝關節外翻

(二)旋轉搖晃法 針對關節旋轉功能障礙,進行被動的旋轉搖晃。

  • 動作要領:一手握住關節的近端,另一手握肢體的遠端,來回旋轉及搖晃。此時要按關節活動的範圍來掌握旋轉及搖晃的幅度,動作應輕柔,循序漸進,活動幅度由小到大,以不引起劇痛為原則。
  • 功能主治:疏通經絡、滑利關節。

踝關節搖法分解步驟: 病人仰臥,下肢自然伸直,醫者坐其足後側,一手握住患者踝關節,另一手從脛側握住趾部,將踝關節環轉搖動。

踝關節搖法

踝關節搖法

(三)拔伸法

  • 動作要領:以一手或雙手固定肢體或關節的一端,沿肢體縱軸牽拉另一端。
  • 功能主治:疏通筋脈、行氣活血。有緩解肌筋痙攣、扭錯,舒筋活絡等作用。
  • 使用時機:
    • 踝關節強硬,屈伸不利,肌肉痙攣,踝部傷筋痠痛等症。如:踝關節扭傷、踝關節粘連
    • 踝關節韌帶受損的診斷
    • 筋出槽、骨錯縫的復位

拔伸法

拔伸法

六、如何預防腳踝扭傷?

  • 適當器材、鞋子 買鞋子時不要購買太大或太小之球鞋,運動時將鞋帶綁緊避免鞋子掉落。每種運動皆有適合之球鞋,例如:打籃球請著高筒球鞋以保護腳踝。
  • 適當的場地 基本上以打籃球為例,像木質地板假如缺乏保養,那木板幾乎就像「溜冰場」一樣滑溜;再則是PU塑膠場地,假如年歲久遠,或者雨水過後,這種塑膠場地也是容易讓人滑倒或扭傷;還有是戶外塑膠場地,總是「砂石」許多,因此,就算穿著新球鞋、鞋底完美無缺,都還是難以急停的滑。在那裡打球,當然容易扭傷;為此,避免到這種地方打球是預防扭傷的重點。
  • 貼紮或穿著護踝用品 基本上,像我們看到美國職棒大聯盟裡的王建民,以一個棒球投手都要做好貼紮,然後才去從事訓練或比賽;回過頭來看看我們打籃球的人,不論是比賽級選手,或者一般的籃球族皆然,除了穿著長筒球鞋之外,還會在另外綁上護具。
  • 充分的運動或訓練 腳踝肌力強化與否,和腳踝扭傷有絕對關係,建議一般民眾可以利用跑步,可以強化你的腳踝肌力。
  • 適可而止 一是適當的運動量,二是適當的休息,三是適當的營養,四是適當的準備運動,五是適當的觀察與檢查等。

七、腳踝扭傷後的應注意事項

  • 受傷兩天內可持續冰敷,以冰敷20分鐘休息20分鐘的方式交替進行。
  • 兩天後可以開始熱敷
  • 休息或睡覺時,受傷的腳用枕頭墊高,以減少足背腫痛。
  • 多休息少走動以免症狀惡化,疼痛會慢慢減輕,如果疼痛加劇應立即回院檢查。
  • 可使用拐杖,使受傷的關節獲得充分休息
  • 使用彈繃時,若覺得患肢麻痛不適,請將彈繃鬆開,重新包紮。
  • 如有服用肌肉鬆弛劑,應避免開車、騎車及做精細工作,以免發生危險
  • 定期回門診追蹤治療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傷科 劉學融醫師】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