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咳不癒有救了!
字體:

心悸

心悸

心悸一詞,又稱為驚悸與怔忡,最早出現於藥王─唐‧孫思邈(西元 581- 682年)所著《備急千金要方》一書中。根據《實用中醫辭典》,心悸為患者“自覺有心跳、心慌、悸動不安者稱之,並認為心悸多由氣虛、血虛、停飲、或氣滯血瘀所致”。心悸一般多呈陣發性,多因情志波動或勞累而促發,驚悸與怔忡又有程度輕重、促發原因之別。 清‧李用粹在《證治匯補》一書中描述:“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養者血。心血一虛,神氣失守,神去則舍空…此驚悸之所以肇端也。” 明‧虞摶於西元1515年撰寫《醫學正傳.怔忡驚悸健忘證》時便針對心悸有這麼一段描述:“夫所謂怔忡者,心中惕惕然動搖而不得安靜,無時而作者是也。驚悸者,驀然而跳躍驚動而有欲厥之狀,有時而作者是也”。

在現代中醫的分類上,驚悸確因多受驚恐、惱怒…等情志變化所促發,症狀短暫、病情較淺。清‧李用粹在《證治匯補》一書亦描述了虛性心悸的病機:“有陽氣內虛,心下空豁,狀若驚悸,右脈大而 無力者是也”,“有陰氣內虛,虛火妄動,心悸體瘦,五心煩熱,面赤唇燥,左脈微弱,或虛大無力者是也”。歸納起來,怔忡多因勞動所發,追溯其症狀較為久遠,病情較驚悸為重。驚悸與怔忡雖有輕重、病因之別,要留意的是,驚悸日久亦可成怔忡一證,因此建議平日常感心悸的患者盡早就醫接受專業的診察與治療。

中醫在心悸的治療上,可追溯至東漢末年張仲景撰於西元200年-205年間之《傷寒論》,這部中醫重要經典描述了“脈結代,心動悸”的病狀,並提出相對應的處方─炙甘草湯來處理心悸並見心搏動亢進之證,事實上,炙甘草湯所能處理的僅是心悸多種病機中氣陰兩虛一類的病證,心悸證型與病情程度多因人而異,以下根據《中醫證治學》列出三種常見的心悸證型:

  1. 心脾兩虛型:這類患者除心悸不安、怔忡之外,亦常感神倦氣短,或有健忘、失眠,突然站起感到頭暈目眩、面色沒有光彩、自汗等症狀,及舌質較淡紅、脈細弱等表現,這是因為心主一身之血脈,若體內心血不足則不能養心,因此治療這類患者時宜補血養心益氣安神,選方可用歸脾湯斟酌加減,有補益氣血、健脾養心之效。
  2. 心陽不足型:這類患者心悸的症狀常因勞動而加重,可能有形寒肢冷、面色蒼白、胸悶氣短等症狀,及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之現象。這是因為心失溫養,不能自主,有時因為陰陽不能化氣而導致水氣上淩而致心悸,治療上宜溫補心陽,使其安神定志,選方可用桂枝龍骨牡蠣湯進行加減,以建平補陰陽,潛鎮固攝之功。
  3. 氣陰兩虛型:這類患者常有面顴暗紅的表現,或有咳痰帶血、胸悶氣短、面色不華、自汗或盜汗等症狀,舌紅苔少、脈細數或至數不勻則是常見的表現。這是由於氣陰兩虛導致,心失氣血滋養、神不守舍等,一般選用炙甘草湯加減化裁,以益氣養心,滋補陰血。

由於心悸屬於陣發性症狀,就醫時往往未適逢心悸發作,因此就診前需請患者針對以下幾點多做觀察,有了更詳細的病史及症狀描述,便能協助醫師給予更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1. 感覺心臟跳動速度較快時是否伴隨頭暈、盜汗、胸痛、氣喘、血壓低等快要昏倒的感覺?
  2. 自覺心臟的跳動模式是連續快速跳動?或突然、短暫的心臟強力收縮?
  3. 心悸時脈膊每分鐘跳幾下?是否規律?會不會突然停跳幾拍?
  4. 每周心悸發作的頻率?每次發作持續多久?是否再發作前有特定的活動常導致心悸發作?

心悸患者在平日的保養上應常保持心情的放鬆,停止吸菸,減少飲酒、喝茶或咖啡等易加快心跳的飲食,發作時可採臥床側臥休息,若屬罹患慢性內分泌或呼吸道疾病的患者,也可以在規律回診時與長期破合的醫師討論心悸的症狀。平日常受心悸所苦的民眾,除建議盡早至心臟專科接受檢查外,並可選擇中西醫合併療程、至本院中醫部接受中醫心血管之個別評估與治療。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中醫內科】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