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新生兒黃疸

新生兒黃疸
何謂新生兒黃疸?

絕大多數的孩子在剛出生後,數天內會出現皮膚、鞏膜發黃現象,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在我們人體的血液中,存在著一種被稱為膽紅素的物質,膽紅素在血液中含量的高低,決定著黃疸現象的是否出現。新生兒出生後,由於生理性的紅血球破壞過多、肝功能欠成熟等原因,可引起其體內的膽紅素產生增加,導致血液中膽紅素的含量增加而出現黃疸現象。隨著孩子一天一天地長大,上述可引起血中膽紅素含量增加的原因漸消除,孩子的黃疸亦將逐漸消退。所以說絕大多數新生兒的黃疸現象是生理過程,而並非為疾病的表現。

新生兒黃疸的種類
  1. 生理性黃疸
    • 生理性黃疸大都再出生後第二~三天出現,四~五天達到高峰,之後逐漸減輕,並在十四天內消退。
    • 黃疸可先見於面、頸部位,然後遍及軀幹和四肢,鞏膜亦可有發黃。部分新生兒的口腔粘膜也可能輕度發黃。黃疸多為淺黃色。
    • 在此期間孩子吃奶正常,大便係黃色,尿色不深,睡眠精神等均無異常改變。
    • 對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不需進行特殊治療,只需給孩子多餵些葡萄糖水,服用適量的維生素C及複合維生素B,黃疸及可較快消退。
  2. 病理性黃疸
    • 如出現下列這些情況,則應可考慮病理性黃疸的可能:病理性黃疸的出現,意味著孩子換有較為嚴重的疾病。其中已溶血病、敗血症、膽汁淤積綜合症,多種代謝性疾病等病為多見。如不及時診治,將會發展為膽紅素腦病(亦稱為核黃疸)而危及生命,或留下嚴重的後遺症。所以,在發現孩子朱獻上述非生理性黃疸現象時,應及時送孩子去醫院診治。
      1. 出生後二十四小時內出現黃疸。
      2. 足月兒皮膚發黃時間超過二週,早產而皮膚發黃時間超過三週。
      3. 皮膚或鞏膜黃疸較深,或呈黃綠色,或連同腳底皮膚也明顯發黃。
      4. 一過性的皮膚染黃消退後,又重新出現皮膚黃染。
      5. 出生後早期雖無黃疸出現,但再之後的兩三週黃疸出現。
      6. 在皮膚黃染期間,孩子伴有拒奶、少哭、多睡、吐瀉、兩眼凝視、尖聲哭叫以及抽蓄等異常情況。
加重黃疸的因子
  1. 血型不合
    • 在台灣,最常見的是ABO血型不合。例如:媽媽O型,小孩A型。因為O型人血中有抗A型的抗體,會經由胎盤到小孩體內而造成A性小孩的血球被破壞,產生溶血現象。血球被破壞後,於是黃疸素增多而造成黃疸。但並非每個ABO血型不合的母子,小孩都會有黃疸,還要視媽媽血中的抗體進入孩子體內多少而定。
  2. 蠶豆症
    • 很多人可能自己有蠶豆症,但因症狀輕微並不自覺,例如: 倦怠、頭痛、噁心、嘔吐、寒顫、蒼白、腰痛、發燒、白血球增高、血尿和紅血球變型等。出生嬰兒若遺傳此症,極易因此有溶血現象,進而產生嚴重的黃疸。
有黃疸症狀要接受檢查
  1. 母乳性黃疸 哺餵母乳的嬰兒,經常出現母乳性黃疸的狀,通常大概持續依個月的輕微症狀,並不必擔心。只是要確認嬰兒是否真的罹患了母乳性黃疸。先暫停三天哺餵母乳,改用牛乳代替。如果黃疸症狀因而消失,無疑的是母乳性黃疸,根本不用擔心。哺餵母乳和黃疸有何相關呢?由於母乳含有某些賀爾蒙,會抑制肝臟處理黃疸的能力,所以某些沒有其他明顯原因的黃疸病例,一旦黃疸延宕不退時,可以考慮暫停母乳,等黃疸退了再補餵母乳。
  2. 先天性膽道閉鎖症 初生兒出生二至三週黃疸現象仍未退,就要帶著寶寶的大便去接受診察了。如果大便正常,可以暫時觀察一段時間;如果大便成白色時,很可能是先天性膽道閉鎖症,必須開刀治療。
  3. 急性肝炎 如果黃疸發生在幼兒身上,而且有發燒的症狀時,多半為急性肝炎的症狀。此時可以檢查孩子的尿液,如果比平常更黃濁,大概就八九不離十了。要趕緊送醫檢查。如果沒有發燒,很可能換了貧血。或是以前曾接受過輸血,也有可能因此罹患血清性肝炎。
區分是否為黃疸的方法
  1. 孩子的皮膚泛黃,並不表示就有黃疸。首先要確認是否真的黃疸。當懷疑孩子有黃疸時,請先檢查他的眼白部分。如果眼白部分泛黃,表示有黃疸;如果沒有泛黃,就不是黃疸。
  2. 喝太多的柳橙汁、攝取過量的橘子,也會使皮膚泛黃,即所謂的柑皮症。在這種情況下,手掌和腳掌會特別地黃,但是沒什麼大礙。
新生兒黃疸的處理
  1. 給予充足的水分和熱量(營養)
  2. 照光
  3. 避免嬰兒便秘

【資料來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衛教健康分享網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