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

抗癌!要怎吃才能補充營養


很多癌症病友都面臨一個相同的問題:「有關抗癌的資訊這麼多,到底該怎麼吃才對呢?」通常從發現罹癌開始,總會有很多熱心的親朋好友幫忙獻策,從媒體和網路上得到的訊息更是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營養補充品、偏方、生機飲食、有機飲食、直銷營養補充品,鋪天蓋地而來,令人無所適從。那麼,何不聽聽營養師怎麼說!


癌症在治療期間是很消耗體力的,病人的身體就像正在經歷一場大戰一般,需要熱量及蛋白質提供能量來修補受到損害的組織與器官。此時可在均衡飲食的原則之下,1天吃5-6餐,並且善用一些小技巧,例如將清湯改成濃湯或添加堅果類食物等,以增加熱量攝取。


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對抗癌非常重要,優質蛋白質包含奶製品、肉類、魚類、黃豆類、蛋類等,每一餐(別忘了1天要吃5-6餐)都要有1份優質蛋白質食物,例如早餐本來吃1顆饅頭,那就改成吃饅頭夾蛋或是搭配1杯豆漿等。 有些癌症病人會積極的用果汁機打很多蔬果汁來喝,但要注意蔬果汁所含的熱量和蛋白質並不多,若因大量飲用蔬果汁而造成正餐吃的量減少,反而會越吃越瘦。在癌症治療期間還有以下幾個常見問題,都與飲食有關,只要用對方法,其實不難解決。


食慾不振

抗癌期間,受到治療及情緒或心理因素的影響,很可能會食慾不振。「這麼多人都抗癌成功了,我一定也可以!」我們在營養癌症門診或癌症病房常會發現抱持這種正面積極想法的患者,多半比較能夠抵抗食慾不振的情況。當面對病情變化或身體不舒服,難免意志消沉而影響食慾,所以在這個非常時期,親朋好友的支持是很重要的。


食慾不振的病人,往往在覺得肚子餓的時候才吃點東西,也有可能一整天都不覺得肚子餓,體重因而急速下降,越瘦越容易沒有食慾而影響治療效果。因此我會建議病人養成「定時定量」的進食習慣,通常早上起床的第一餐食慾會比較好,食物份量可以多一點,之後固定每2-3個小時進食1次,就算不餓,也應多少吃點東西,就算是少量也很好,只要餐次增加,熱量就能積少成多。


點心可以選擇富含熱量和優質蛋白質的食物,例如豆花、豆漿、牛奶、冰淇淋等。由於要病人一次吃下很多食物會有點困難,如果不斷勸說,也可能會影響病人的情緒,建議家屬準備一些零食、餅乾、巧克力或合適的營養補充品,當病人有點食慾時,隨時都可以拿來吃,若要外出也可隨身帶著,想吃就吃。


若病人體力尚可,可在用餐前適度活動,幫助腸胃蠕動以增加進食量。如果沒有合併口乾和吞嚥困難的症狀,用餐時不要將乾的食物和液體食物一起食用,例如喝雞湯時應該先將雞肉吃完,若還有食慾再喝湯。最後,呼朋引伴一起吃,會更有食慾喔!


嘴破、喉嚨痛、吞嚥困難

化學治療和放射線治療(即電療)可能會造成嘴破,因疼痛及咀嚼困難而影響進食量。常有病人在嘴破之後,整天只喝些許蔬果汁,但蔬果汁缺乏足夠的蛋白質和熱量,只會讓傷口更不容易癒合。為了加速傷口癒合,此時必須補充足夠的熱量和優質蛋白質,萬一病人不肯吃,不妨藉由改變食物的質地來提高他們進食的意願,例如豆腐、蒸蛋等都很適合,也可以用較軟的魚煮粥,以及盡量選擇較軟的蔬菜,並用乾淨消毒過的菜刀或剪刀弄碎等等。


也有很多病人在開始化療前或化療中會使用特殊營養品左旋麩醯胺酸,藉以改善腹瀉、嘴破、手腳麻木感等化療副作用,但是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這麼做。對病人來說,最重要的是要攝取足夠的熱量和蛋白質,左旋麩醯胺酸只能作為輔助用,不應當成主要的營養來源,建議在使用前先諮詢醫師或營養師。


味覺、嗅覺改變

有關味覺和嗅覺的改變,每個病人的情況不大相同,有些人容易覺得食物偏甜,有些人覺得沒味道,照顧者需要以較多耐心來幫助病人多嘗試幾次不同的口味。如果病人對於苦味比較敏感,飲食中可減少苦瓜、芥菜等較苦的青菜及紅肉,可多選用白肉,如雞肉、魚肉等;若病人不喜歡肉的口感,可改用豆腐、蛋等來增加食物的營養價值;食物烹調可多選擇勾芡等方式,食物若較為濕潤,病人會覺得比較有味道;含有鋅的食物如牡蠣、牛肉、小麥胚芽、奶製品等,對於味覺及食慾的恢復有幫助;若病人沒有嘴破或喉嚨痛的情形,可以多用洋蔥、大蒜、檸檬、薑黃、番茄醬等調味料來增加食物風味。


常有病人問營養師:「吃這麼多,會不會反而將營養補充給癌細胞呢?」其實這在癌症治療期間是不用擔心的。打倒敵人之前,自己一定要有足夠的體力,讓我們一起抗癌並且「營」在起跑點吧!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推出的3種飲品

針對有貧血、噁心、嘔吐和口乾舌燥等症狀的病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臨床營養科和中醫部合作推出3種飲品:龍眼酸棗仁飲、山楂陳皮飲、百合麥冬飲等,有需要的民眾可和臨床營養科營養師聯絡。


症狀    飲品     材料

噁心嘔吐  山楂陳皮飲  陳皮、枳穀、山楂、麥芽等

貧血    龍眼酸棗仁飲 龍眼肉、酸棗仁、芡實等

口乾舌燥  百合麥冬飲  百合、麥冬等

【撰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臨床營養科 呂孟純營養師】

醫師門診時間

【誠心提醒您,本網站內容無法取代醫師的治療。如遇疾病問題,請您盡速就醫】

相關文章